锅碗瓢盆、花花草草、甚至一根铜线......在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三年五班孩子们的眼里,家里的一切都成了探索科学奥秘的“神奇道具”!这个暑假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家庭实验室”行动悄然展开,厨房、阳台、客厅都变成了最生动的科学课堂。来吧,跟上这些小科学家们的脚步,看看他们如何用好奇心和创造力,把暑假的生活过得五彩斑斓、乐趣无穷!
郭子欣同学让食用油中的彩色色素优雅坠落,上演了一场美轮美奂的“彩虹雨”,揭示了密度之谜;郭子悦则用淀粉、碘伏和维生素C玩起了“颜色魔术”,溶液瞬间变幻的色彩引得弟弟妹妹拍手惊呼。科学原理在欢声笑语中变得触手可及。
任品灏同学屏息凝神,小心翼翼地用铜丝连接电池和小灯泡。当指尖的铜丝精准触碰两极的刹那,温暖的光芒瞬间点亮,也点亮了他惊喜的眼眸!“成功了!真的亮起来了!”这个被他称为“会发光的魔法泡”的简单实验,让他第一次真切触摸到了电的神奇,并激发了他对电路原理的浓厚兴趣。在实验报告上,他用彩笔精心绘制了灯泡发光的模样,还兴奋地计划着要和父母一起探索如何让这个“魔法泡”发出更耀眼的光芒。
杨梓萱同学在家门口的蜀葵和豆角身上发现了精妙的自然交响乐。火红的蜀葵像“光学大师”般反射红光吸引昆虫,叶片如“太阳能板”追逐阳光;豆角的卷须则展现出“攀登高手”的智慧,缠绕出完美的螺旋,根部的根瘤菌更在进行着神奇的“固氮工程”。这对植物伙伴互利共生的故事,让她深深折服于大自然的精妙设计。
最温馨的一幕发生在朱美宣同学家。全家齐上阵改造“迷你饮水机”:爸爸精准钻孔,妈妈精选材料,妹妹负责装饰。经过反复调试,当清澈水流欢快涌出,饮水机外壁贴满全家福和手绘图案时,这个凝聚着智慧与爱意的“家庭合作结晶”,成为了这个暑假最温暖的科学记忆。
这场暑期的“家庭实验室”活动,远不止于几个有趣的实验。它悄然改变着家庭互动的模式:孩子们学会了用实验验证疑问,家长们则在陪伴中重温了探索的乐趣。亲子间因共同的目标和发现而连接得更紧密。从厨房到阳台,从物理现象到生命奥秘,生活本身成了最生动、最深刻的科学课堂。
最好的教育,是点燃孩子心中好奇的火种;最珍贵的收获,是家人携手探索时那份无价的喜悦与共鸣。当科学的种子被悄然播撒进日常生活的土壤,它终将生根发芽,滋养出受益终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。
(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张静 李美玲 助编 李晓娜)